1、沒有明確的主題句。
可能很多人看過六分的作文,說那里就沒有什么主題句。但問題在于那是六分的作文,你能寫出六分的文章嗎?你能駕馭得了復雜的邏輯結構嗎?這一段時間改了幾篇文章,發現大多數人開頭的句子都很長,看上去挺酷的,可細看去不知所云。到結尾了才大概看出這段要寫些什么。先學走,再學跑。先老老實實先把基本的結構練好練熟;先學怎么明確觀點,精確表述,再來復雜的轉折遞進承接什么的。沒有一定的基礎也不要總是抱著六分的文章不放,先把四分五分的文章弄通了,保證寫出來的東西能不低于四分的水平,再談其他。不要總是把事情搞得太復雜,不要好高騖遠。
2、不嚴謹,不客觀。
個別句子的問題。印象中有人在文章中這樣寫道(原文記不清了,翻譯成中文大概是這個意思):我們邁入了21世紀!在這個嶄新的世紀里,我們告別了經濟危機,消滅了暴力和戰爭……后面想不起來了。這樣的話說得不好聽點簡直就是沒有用大腦。我印象中那個長句的結構和用詞都是很好的,但形式永遠是為內容服務的,好看的句子胡說八道起來更是可怕。一定要記住:講任何話之前都要思考。沒有把握得一定要加限定詞,像:some,many,part of,maybe,should,perhaps,possible等等。
從大的結構上來講,沒有論據就算再好再新穎的論點也不要提出來。空洞重復的罪魁禍首就是沒有合適的論據,所以要么寫得很短,陳述了論點簡單說兩句了事;要么就是啰嗦,反反復復都是在說一句話。
我們中國學生在邏輯方面的訓練一般比較少,說實話很多人缺乏認真嚴謹的精神和習慣。其實也很簡單:不知道的保持沉默;不肯定的多加限定,不要讓別人找出破綻;認為正確的就一定要給出嚴謹嚴格的證明;覺得正確但找不出道理的也要保持沉默。
3、語言上的問題因人而異,總的歸納起來很困難;而且現在還沒有收集到足夠的信息。先舉幾個最近幾篇里大家常犯的錯誤。
(1)濫用定冠詞。
經常遇到的情況是:通篇只要是有名詞的地方就有the。其實文章中大多數情況下討論的是一種普遍的情況,所以可數名詞用復數,不可數名詞用原型就足夠了。
(2)對長句把握不好。
也許很多人的意識中都有一個誤區:長句越長越多越好。其實不然。記得有一項統計,時代周刊的句子平均長度為20個詞,為的是讀者能夠更好地獲得信息。
長句本身讀起來就很累,再加上作者的英文功底有限所造成的語法錯誤,讀起來就更讓人費解了。最常見的是兩個分句間不加任何連詞,或者本來應該另起一句卻硬變成從句跟在后面。還有就是長句讀起來不地道,有明顯的chenglish的味道。
(3 )句式缺少變化。
長句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長句也是萬萬不能的。大家可能明白這個道理,但實踐中造長句的手法卻單一了些。印象中主要還是定語從句。其實方法有很多,比如:
A 強調:it is sth that…
B 轉折:not… but…
C 遞進:not only… but also…
D 因果:so… that…
E 讓步:it is granted that…
F 列舉:… such as…
G 插入:Muer, a hard-working bamboo, …
H:with, without等詞后面可以跟一大串
I 多用分詞結構:have doing…
J 虛擬:高中做語法都做濫了,可寫文章沒幾個人想起來用。
K 多用賓語從句:It seems tha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