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為小朋友們正在體驗“奔跑的小巨人”游戲,用筆畫出小巨人的前進方向。【光明日報 曹元龍 攝】 |
5月31日,北京玉淵潭畔新落成的中國宋慶齡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內歡聲笑語不斷,熱鬧非凡,來自40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700余名兒童在此參加由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主辦的“絲路童心·筑夢未來”活動,共同歡度“六一”國際兒童節。
一曲苗族歌舞《敬酒歌》拉開了“純真少年,追夢起航”中外青少年藝術展演的帷幕,《梨園情》《百花盛開》唱出十足京腔京韻,《我和大海做朋友》《多么美妙的世界》表達了小朋友們對世界的美好暢想,從《源泉》到《小小牛仔》,東西方舞步交融……小朋友們的精彩演出博得了陣陣掌聲。
“這是我畫的作品《我那美麗的祖國》。”來自巴基斯坦的小朋友阿西夫指著一幅畫告訴記者。在同時進行的“夢想同帆,攜手同行”兒童繪畫作品展中,50多名中外小朋友用畫筆在象征“一帶一路”的“高鐵列車”和“帆船”上作畫,共同繪就了他們眼中的“一帶一路”藍圖。烏克蘭小朋友達麗娜告訴記者:“絲路就是好多國家可以一起做一些事情。”
“科創&國粹”活動則融匯歷史與現代,展現中國國粹與科技創新的獨特魅力,讓小朋友們流連忘返。在探客工坊,他們體驗涂鴉機器人、玩轉燈光、小球軌跡;在創夢工廠,他們玩起了意念對決、奔跑的小巨人、編曲迷陣;在書香草堂,他們體驗雕版印刷、花草紙制作、傳統燈籠制作與彩繪裝裱;在錦繡雅趣環節,土布紡織、印染藍染體驗、端午香囊制作讓人大開眼界。
“今天的小伙伴,明天的好朋友”“愿‘一帶一路’讓我們交到更多朋友”“祝絲路國家的小朋友都可以過上快樂的生活”……記者在現場看到小朋友們在心愿墻上許下了“我的絲路夢想”,留下了對未來的共同期許。小朋友們還自由交換了提前準備好的各國特色的小禮物,結交朋友、增進友誼。來自烏茲別克斯坦的昂瑪玩得不亦樂乎,他用熟練的中文告訴記者:“我喜歡中國,這次活動很棒,認識了很多新朋友。”
部分外國駐華使館、在華機構和國際組織的代表也出席了活動并饒有興趣地參與其中。巴基斯坦駐華大使馬蘇德·哈立德說,“一帶一路”倡議不僅是設施聯通,更重要的是民心相通。青少年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接班人,是我們的寶貴財富,我們有責任用科學知識和現代教育來武裝他們,使他們成長為好公民、好領袖,為不同文化和不同民族的和平和諧貢獻力量。
新加坡駐華大使羅家良表示,兒童是未來的主人翁,各國兒童之間的交流對“一帶一路”倡議至關重要。“‘一帶一路’最根本的是絲路合作精神,我們要在民間,特別是在兒童、婦女和社會團體之間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
“緬甸和中國有非常密切、友好的關系。我們兩國在青少年、體育、文化等各個方面有很多交流。”緬甸駐華大使吳帝林翁高度評價了此次活動,“今天的活動讓我印象深刻。”
據介紹,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今后還將進一步建立和完善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青少年交流機制,通過各種教育、文化、公益項目,讓青少年去認識和感知不同國家的文化,學會用欣賞、互鑒、共享的眼光看待世界,促進民心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