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全面規范公安機關執法公開 全文 答問
Chinese police to be more transparent
中國公安部出臺《公安機關執法公開規定》促進執法公開透明
記者30日從中國公安部獲悉,為進一步規范和加強公安機關執法公開工作,保障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實現公正廉潔執法,公安部近日制定下發了《公安機關執法公開規定》。這是第一部全面規范公安機關執法公開的規范性文件,將于2013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近年來,隨著中國民主法制建設進程的推進,群眾對執法公開透明的要求越來越高。在推進執法規范化建設中,公安機關積極探索執法公開的新機制、新做法,一些地方開展了執法回告、立案公開、執法信息網上查詢、網上公開辦事等工作,受到社會各界和群眾好評。為鞏固和深化地方公安機關執法公開成果,解決執法公開工作中存在的不統一、不規范等問題,公安部制定出臺了這一規定。
規定分為六章,共36條,把執法公開分為向社會公開和向特定對象公開兩大類。列舉了應當向社會公開的信息,明確了責任部門和公開時限。梳理了現行法律法規關于向特定對象執法公開的要求,原則規定了向案件當事人、行政管理相對人等特定對象告知的內容。特別是在總結地方公安機關成熟經驗的基礎上,規定向被害人等當事人提供案件信息查詢服務,拓展了執法公開范圍。專門對網上公開辦事作出規定,要求逐步推進行政許可、非行政許可審批、備案類事項網上公開辦理,提供網上咨詢、預約、申請、受理、查詢等服務。規定執法公開可通過政府網站、信息屏終端、手機短信等途徑進行,豐富了執法公開的方式。
公安部有關負責人表示,該規定的出臺體現了公安機關踐行執法為民、主動接受監督的理念和決心,對實現執法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提高公安機關執法公信力具有積極意義。
公安部有關負責人就《公安機關執法公開規定》答問
近日,公安部印發了《公安機關執法公開規定》。為幫助公眾更好地理解《公安機關執法公開規定》的出臺背景和有關內容,記者采訪了公安部法制局局長孫茂利。
問:公安部出臺《公安機關執法公開規定》有怎樣的考慮?
答: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的推進,社會各界對公安機關執法活動的監督力度越來越大,特別是《政府信息公開條例》頒布實施以來,群眾維護自身知情權的意識不斷增強,對公安機關執法公開透明的要求越來越高。就公安機關而言,推進執法公開也具有了一定的基礎和條件。1999年,公安部印發了《關于在全國公安機關普遍實行警務公開制度的通知》,部署全國公安機關推行警務公開。各地公安機關按照公安部要求,穩步推進執法公開,特別是近年來,各地緊緊圍繞執法規范化建設,積極探索擴大公開范圍、創新公開方式,推行了執法回告、立案公開、執法信息網上查詢、網上公開辦事等措施,積累了經驗,取得了良好效果。
實踐證明,執法公開是公安工作發展的必然趨勢,是滿足群眾新期待、提升公安機關執法公信力的必然要求。推行執法公開可以實現公安機關和群眾的“雙贏”,既方便服務群眾,保障群眾的知情權、監督權、參與權;又降低公安機關執法成本,強化對執法活動的外部監督。為進一步規范和加強公安機關執法公開,解決各地執法公開工作開展不平衡、公開措施比較零散等問題,公安部在深入總結基層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制定出臺了《公安機關執法公開規定》。
問:《公安機關執法公開規定》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答:《公安機關執法公開規定》分為總則、向社會公開、向特定對象公開、網上公開辦事、監督和保障、附則六章,共36條。第一章總則,明確了執法公開規定的立法目的,界定了執法公開的定義,規定了執法公開的分類、范圍、原則等;第二章向社會公開和第三章向特定對象公開,按照公開對象的不同,分別規定了向社會公開和向特定對象公開的內容、方式、時限要求和職能部門;第四章網上公開辦事,要求各地公安機關逐步推進行政許可、非行政許可審批、備案類事項網上公開辦理,提供在線咨詢、預約、申請、受理、查詢等服務,開展群眾滿意度測評,并規定了網上公開辦事的方式、時限要求等;第五章執法公開的監督和保障,主要規定執法公開的監督、救濟途徑和相關責任追究情形;第六章附則,對與實施相關的問題作了規定。